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8 06:56:02

泾县黄村百岁坊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2156310300_370.jpg
泾县黄村百岁坊
[杂谈]
义夫义

       皖南泾县境内有个乡村叫黄村,黄村原来叫黄村乡,黄村乡境内九义村有个古牌坊叫百岁坊,当地百姓称百岁坊为“贞洁坊”。百岁坊座落在原黄村乡九峰村村头,该坊建造于清代嘉庆二十四年,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。这座古牌坊记载了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感人至深,至今还在泾县百姓坊间流传。 在清代康熙年间,泾县黄村乡九峰村有位名叫王永涕的村民,娶了一个姓徐的女人为妻,这对夫妇共生育了四个孩子,在大儿子十二岁,小儿子二岁的那年,王永涕因病去世,丢下了年迈的老母亲,妻子和四个年幼的孩子。从此徐氏含辛茹苦,艰难地赡养婆婆,并把四个孩子拉扯大,她终身再未改嫁。据县志上记载,在牌坊的上端刻有这样一幅图案:一位中年妇女左手搂着病重的婆婆,右手挽着小儿子,将她的两个奶头分别塞在婆婆和儿子的嘴里。这是徐氏赡老抚幼的生动写照。可惜,由于岁月风雨的侵蚀打磨,悠悠的时间已经将它磨损得失去了轮廓,现在我们在牌坊上面已经看不清楚这幅动人的画面了。   古人云,寒门出孝子。这位徐氏的四个儿子长大后,都很十分争气,相继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建功立业,官位显赫,为九峰王氏子孙作出了榜样。后代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,在徐氏一百零一岁去世的那年,泾县百姓联名上书朝廷,请求旌表。   皇帝知道后,便派钦差下来审查核实,查询属实。皇帝随后就颁下了旨意,批准建造了这座牌坊。该坊虽然经受了近两百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,至今仍屹立在黄村九峰村头。据了解,这座百岁坊,目前也许是泾县仅存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牌坊了。   百岁坊通体为上等的花岗石建筑而成,坊高十二米左右,坊石上刻有“龙凤呈祥”等图样,牌坊下端有三个拱门,四块矩形基石上耸立着四根高大的石柱,柱与横搭上连接处安装有六个三角形云托,中间拱门内外各有两对回首石雕狮子,拱门上刻有狮子抱绣球图案。全坊有三层匾额,最上层居中竖写着“圣旨”二字。顶盖有鳌鱼尾翘角,最顶端有石葫芦压顶。整座牌坊造型大方,线条优美,确实为泾县境内很难得的一座古代牌坊建筑。    如今,牌坊的基脚已经被野草掩围,鳌鱼尾部分有断裂,石狮子也部分残缺,但从整体中的细节来看,仍然可以看出这座牌坊制作之精美。那种历经岁月苍桑之古朴,那种深含风雨浸透之古韵;华夏文明,国风神彩,建筑特色,一览无遗。实在令人惊叹不已,感慨万千。   其实,像这种牌坊,泾县原来还有不少。在泾县辖区内还有一个乡镇,就是闻名于世的茂林镇,震惊中外的“皖南事变”,就发生在这个地方。    泾县茂林镇既是一块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,亦是一块人才辈出的人文圣地。茂林镇历史上由于文风鼎盛,名人甚多,故而此镇很是繁华一时。人们曾说,小小的泾县城,大大的茂林镇。   在解放前,泾县茂林镇境内有十三座古牌坊,其规模之大,式样之美,数量之多,堪称全国第一。尤其是这十三座规模宏大的牌坊,连络相连,前后呼应,集中建筑在一条中轴路线上,一座连着一座,其建筑风格,各有千秋,其精美构造,气象万千。真的令人观后惊叹不已,目不遐接,留连忘返。   令人可惜的是,在全国解放后,泾县政府为了城市发展建设,必需在源出于黄山之脉的青弋江,流经于泾县段的河面上架设一座大桥。以便于道路通行。于是,在1958年,由当时的县政府领导批示,将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全部拆除,把所有的牌坊石料运到县城青弋江边,以作修造大桥之用料。泾县青弋江大(石)桥造好了,石料用完了,十三座古牌坊永远没有了。   如果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还存在的话,那就可成为国宝了。人们若是想观赏,就不必远去徽州地区去观看了。说句实话,如今看来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被拆除,确实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错着,永远是泾县人,尤其是茂林镇人心里一道疼痛的伤痕。   呵呵,话扯远了,可能会引某些人心里不高兴。就此打住,不说也罢。最后再说一句:泾县,古称猷州,县名始见《汉书》,建置于汉初,故称“汉家旧县”。泾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,因历史悠久,故有40多处人文景观,分别被列为国家、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喜欢古建筑的朋友,不妨来泾县旅游,访古探秘。您必定会大有收获!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2156335755_139.jpg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9 15:42:34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9/1649490150481839_139.jpg
茂林十三座牌坊群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9/1649490150493672_576.jpg
十三牌坊群(不存)十三座自南向北摆开阵势的“牌坊群”长达百米,非常耀眼,向南约20米又单独一坊,形成世上罕风的牌坊群;另外周边建有各类牌坊6座之多,计20有余。分别有“文武进士坊”、“乐善好施坊”、“孝子坊”、“贞节坊”、“节孝坊”、“节妇坊”等。说这些牌坊“每座宽10米,高约15米,一般为旌表人的姓名、头衔、纪年。中层是梁柱、横额、拦板,横额内刻着朝廷加的谥号、奖封和主要事迹。上层为楼顶、横额和檐角,横额里嵌有“圣旨”、“恩荣”、“诰命”、“敕封”等字样。标明是经过皇帝钦准而兴建的。”牌坊群的宏建是茂林历史上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。可惜,茂林牌坊在1958年被拆除,用于建造大桥了。留给人们无穷的遗憾和无尽的思念。茂林牌坊是茂林人心中的永久的痛。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4-1-20 19:25:06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4-12 00:07
令人惋惜……

茂林13座牌坊在1958年被拆除,用于建造大桥了。留给人们无穷的遗憾和无尽的思念。茂林牌坊是茂林人心中的永久的痛。:L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8-18 10:24:05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9 15:42
茂林十三座牌坊群

十三牌坊群(不存)十三座自南向北摆开阵势的“牌坊群”长达百米,非常耀眼,向南约 ...
如果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还存在的话,那就可成为国宝了。人们若是想观赏,就不必远去徽州地区去观看了。说句实话,如今看来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被拆除,确实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错着,永远是泾县人,尤其是茂林镇人心里一道疼痛的伤痕。
是哦,老师说的对啊。:victory::handshake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27 00:01:00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27/1650988845953385_196.jpg
泾县茂林镇贞烈坊
https://inews.gtimg.com/newsapp_bt/0/13830680967/641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27/1650988845969687_363.jpg
安徽泾县茂林镇历史上十分重诗书尚礼义,文人辈出,旧时茂林镇一共有18座牌坊,还有14座牌坊依次排列,如果不是1958年修建泾县青戈江大桥时被毁坏,估计现在就没有徽州棠樾古牌坊群的事了。现如今在茂林镇里潭村濂溪河畔的田野中,还剩下唯一的一座贞烈牌坊,因这座古牌坊单独另立一处,与茂林十四座牌坊群的规模相比,较小,石料少,所以逃过一劫,所以至今仍存在,这也是目前泾县茂林地区仅存的一座古牌坊。这座牌坊掩映在群山绿水之间,为三层双柱单门牌坊,顶部的翘脚因风雨侵蚀已有些破损。这座牌坊始建于大清道光二年十月,距今已有近200多年。从上往下,第一层的石额上早期竖有“圣旨”二字,双龙戏珠纹边。因牌坊立于荒野之中,无人看守,镌刻有“圣旨”的石碑被贼人盗走。第二层的石额上横刻“贞烈”二字,四周刻有花卉和人物的纹饰。第三层镌刻“旌表故儒徐文藻之妻吴氏开娣孝烈坊”,表明的牌坊的主人是谁,因何事而立的牌坊。牌坊左右两侧各有方形石柱,二面镶石鼓,麻石基脚。抱鼓石上长满了藤蔓和杂草,古朴中有份沧桑感和落寞感。牌坊之上还雕刻许多精美的图案和人物,一些细节有些模糊不清。这座牌坊躲过了上个世纪动乱的岁月,能够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。在牌坊一侧的濂溪河上还有一座单孔石拱桥,这座桥名为鲤潭桥,同样也有着200多年的历史。
https://inews.gtimg.com/newsapp_bt/0/13830681050/641

牌坊,古桥,远山近水,环境清幽,这里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资源开辟为一个小型的公园,成为附近村民茶余饭后消遣的地方。只可惜,这两处古迹就任凭风雨侵蚀,无人看管和维护,实在是可惜。
https://inews.gtimg.com/newsapp_bt/0/13830680964/641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8 07:39:13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4742362795_329.jpg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4742378232_514.jpg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4742380907_367.jpg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4742382783_570.jpg

http://pic.jxbbs.com.cn/pic/20220408/1649374742384141_841.jpg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4-1-20 19:37:54

义务兵123 发表于 2022-4-10 12:55
哀哉,嗟乎……

如果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还存在的话,那就可成为国宝了。人们若是想观赏,就不必远去徽州地区去观看了。说句实话,如今看来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被拆除,确实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错着,永远是泾县人,尤其是茂林镇人心里一道疼痛的伤痕。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4-1-20 19:35:04

义务兵123 发表于 2022-4-10 12:54
可惜可惜……

泾县茂林牌坊群,之多之美之壮观,全国罕见,世界独有。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4-1-20 19:30:24

风铃声声 发表于 2023-6-3 21:30
茂林牌坊是茂林人心中的永久的痛。

如今,我们只能从史料里欣赏茂林十三座牌坊群的伟岸雄姿了。

张军保123 发表于 2022-8-18 20:46:26

可惜了,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看见过茂林十四座牌坊那雄巍岸然的实体形象。:dizzy: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4-9 21:45:50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9 19:55
如今,我们只能从史料里欣赏茂林十三座牌坊群的伟岸雄姿了。

首次见到茂林十三座牌坊群图片,令人赞叹,令人惋惜……:L
感谢老师分享,问好!:handshake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8 08:26:36
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4-9 14:01:25

拜读佳作,感佩情怀。问好!:handshake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4-9 14:03:11

如果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还存在的话,那就可成为国宝了。人们若是想观赏,就不必远去徽州地区去观看了。说句实话,如今看来,泾县茂林镇的十三座古牌坊被拆除,确实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错着,永远是泾县人,尤其是茂林镇人心里一道疼痛的伤痕。:L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4-9 14:05:01

欣赏佳作,老师对家乡的山水景观用情至深,敬佩!跟着老师家乡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,从此记住了泾县,记住了青弋江大桥。
从百岁牌坊引出一个很大的话题:古建筑的保护。我们走了弯路,将无法复制的历史遗迹、古建筑毁掉,用现代建筑取而代之。毁掉的岂止建筑,那是凝固的历史,不可复制。做了多少令人扼腕的傻事!北京一些老建筑没有当初林徽因夫妇全力保护,甚至不惜牺牲身家性命,我们现在的北京会黯然失色。
描写细腻,情真意切,家乡有你,真好!:victory:
顺祝创作愉快!:handshake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9 19:55:36

如今,我们只能从史料里欣赏茂林十三座牌坊群的伟岸雄姿了。
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22-4-9 21:35:03

义夫义 发表于 2022-4-9 15:42
茂林十三座牌坊群

十三牌坊群(不存)十三座自南向北摆开阵势的“牌坊群”长达百米,非常耀眼,向南约 ...

茂林十三座牌坊的拆除,是泾县人,尤其是茂林镇人心中永久的疼痛。:L
页: [1] 2 3 4 5 6 7
查看完整版本: 泾县黄村百岁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