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李白的《赠汪伦》,可谓家喻户晓。
李白乘舟将欲行
忽闻岸上踏歌声
桃花潭水深千尺
不及汪伦送我情
都说这首诗好,只有细细品读,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,才能感悟其中精妙。
第一句:李白乘舟将欲行,看似平淡无奇,如果不联系下一句,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很难感受诗人的心情。
第二句的“忽”字,告诉我们,李白是不辞而别!汪伦盛情款待,李白为何不辞而别,当然要联系李白当时的经历。
李白当年被流放夜郎,中途遇赦,寄居叔父李阳冰家,可以说饱受流离之苦,寄人篱下,看透人世冷暖。李白自然知道日久生厌的道理,何况与汪伦只是初次见面,最重要的是李白何等孤傲!与其受别人白眼,还不如不辞而别!舟,小船也,飘零状。一个“舟”字写尽了世道的沧桑和人情冷暖,可谓神来之笔!
第二句:忽闻岸上踏歌声的关键词是“踏歌”!踏歌是魏晋名士送别时的礼仪。为什么汪伦带着妻妾为李白唱了首歌,李白就如此感动?
前面已经说了,李白现在是戴罪之身,不再是身在朝堂的翰林学士,而且盛唐最不缺的就是诗人:杜甫人称诗圣,王维号侍佛,李白时代公认的文坛泰斗是贺知章,王昌龄人号诗家夫子,王之涣,孟浩然也功力了得……李白当年远没有现在出名!势利之辈避之唯恐不及!
再说说汪伦,他是上柱国越国公汪华的五世孙,地道的官二代,富二代,他本人也曾任泾县县令,经常一掷千金,今天的王思聪也难与之比肩,汪伦喜结交,同李白、王维等名士都有交往。自隋末天下大乱,到安史之乱,汪氏一族雄居东南,保一方百姓免于战火,足见其家世显赫。隋唐时门阀制度等级森严,汪伦才是真正的上流人士。
李白仕途上的失意,亲友的冷落,受尽世人冷眼,倍受流离之苦,突然受到这样高规格的礼遇,诗人怎不感动!
我们不妨再猜想,汪伦踏歌唱的是什么?或许是“将进酒”,也可能是“蜀道难”!汪伦懂李白,李白现在唯一引以为傲的,只有那些不朽的诗篇!
踏歌二字不但体现了汪伦对李白的敬重,同时也彰显汪伦的魏晋名士之风和汪氏家族的显赫!
史料记载:汪伦赠李白名马十匹,绸缎十捆。即便是现在,这也是一笔巨资!自古锦上添花易,血中送炭难!
第二句中的“岸”字,对应第一句中的“舟”字,暗指二人的身份地位,必须要明白李白的翰林供奉,并不是多大的官,充其量就是陪皇帝吃喝玩乐,没什么实际的权力。
第二句可谓字字珠玑,妙到毫巅!
有了前两句的铺陈,三、四两句感情的什华就水到渠成。李白招牌式的手法,极尽夸张之能事!去过桃花潭的人都知道,桃花潭水深不过三尺,诗人把它说成千尺,人们丝毫没有感到不妥,人们一直津津乐道李白以水深寓情深!
正是因为这首诗饱含真情,才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!李白在《过汪氏别业二首》,对汪伦也给与很高的评价,但远没有《赠汪伦》这首诗流传之广。
|